宽甸名字的由来(宽甸政区地名及由来)

本文目录一览:1、叆河河流由来2、宽甸中心学校碑的由来和历史背景介绍3、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名由来4、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

本文目录一览:

叆河河流由来

1、叆河河流的由来主要基于其地理特征和满语命名。地理特征:叆河源自宽甸县腹地,主流在凤城境内汇聚,最终汇入鸭绿江。丹东地区作为东北降雨量丰富的区域,充沛的降水汇聚成涓涓流水,形成了叆河。满语命名:叆河之名源于满语叆哈,意为明亮,象征着河流的清澈与活力。同时,“叆”也有云盛之意,形象地描绘了丹东地区多雨的气候特征,反映了先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理解。

2、叆河,凤城东部的瑰宝,作为这座城市的主水源,源自宽甸县腹地。其源头处,主流汇聚于凤城境内,最终汇入了著名的鸭绿江。叆河之名,源于满语叆哈,象征着明亮,寓意着河流的清澈与活力。叆,意为云盛,如叆叇一般,浓云密布,形象地描绘了丹东地区多雨的气候特征。

3、叆河是丹东市的一条重要河流,以下是对其的简介:地理位置与源头:叆河源自丹东北部和东部的山区,源头可追溯至本溪的山间。它流淌182公里,流域面积广阔,达到6037平方公里,是丹东地区水系 ***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象征:叆河被誉为丹东的母亲河,它承载了丹东地区古老的历史记忆,是丹东文化与生活的根基。

4、叆河,其源头位于宽甸县北部的山脉,一路向东北流经凤城市东部大部分区域,最终在宽甸虎山乡与丹东市九连城的交界地带汇入中朝两国共享的鸭绿江。这条河流是钓鱼爱好者们的理想之地,其丰富的鱼类资源令人瞩目。

宽甸中心学校碑的由来和历史背景介绍

纪念学校历史:宽甸中心学校碑可能是为了纪念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在教育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而设立的。它可能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以及师生们的共同记忆。表彰杰出校友:碑上可能刻有杰出校友的名字和事迹,以表彰他们在学术、艺术、体育或其他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激励在校学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历史背景:保存有清代皇家园林遗址和丰富的异山文化,是满洲八旗女真部和满洲镶黄旗军聚居地。特色建筑:通天楼、锦绣楼和三清殿等,其中锦绣楼被誉为“大清皇家建筑展览馆”。自然景观:丹霞地貌和田园山水画,入夜后有大型民俗文艺表演。

历史背景:它依托1938年始建、1940年通车的上河口铁路桥而建。这座桥最初被用于将中国资源运输至日本,二战结束后成为中朝贸易通道。在抗美援朝时期,这里是志愿军秘密运输补给的重要通道,附近还留存着志愿军战斗群雕及740米隧道等遗迹。

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名由来

1、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地名源于古代的宽甸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武则天时期的渤海时期。宽甸之名源自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于农业耕种和狩猎活动,象征着丰饶和适宜。明朝时期,名称曾写作宽佃,后来改为宽奠,表达了稳固边防,控制膏腴之地,确保边疆稳定的寓意。

2、虎山长城虎口崖的地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具体在319省道与滨海公路交叉口东南的虎山长城内。主要特点: 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虎山长城虎口崖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地名由来:这里原本是马耳山,因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而得名虎耳山,后来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

3、上甘岭是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一个地名,同时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的地点。以下是关于上甘岭的详细解释:地理位置:上甘岭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是一个具有特定地理坐标的地点。

4、本溪市的本溪满族自治县和桓仁满族自治县则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著名。丹东市的东港市以其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而知名,凤城满族自治县和宽甸满族自治县则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

5、天桥沟森林公园:作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天桥沟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其他景点:宽甸满族自治县还拥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大牛沟云海山庄等,这些景点在冬季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地址在哪里?

1、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大川头镇,具 *** 置在201国道北50米处。该保护区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4°44′07″~124°57′30″北纬40°50′00″~40°57′12″保护区距离县城约30公里,占地面积7405公顷,是辽宁省更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中国66个重点国家级保护区之一。

2、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大川头镇。以下是关于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的简要介绍:批准建立:该保护区在1981年得到了辽宁省人民 *** 的批准建立,并于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规模:其总面积达到了7405公顷,是辽宁省更大的自然保护区。

3、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位于中国辽宁省宽甸县东北部的一个自然保护区。以下是关于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详细介绍:建立时间与面积:该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总面积为7390公顷。地理位置与地形:保护区属长白山系,主峰四方顶海拔1270米,更低处海拔404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

4、位于中国东北的辽宁,有一个享有盛誉的自然宝地——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坐落在宽甸县大川头镇,精确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24°44′07″至124°57′30″,北纬40°50′00″至40°57′12″,属于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的范畴。

5、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属于丹东自然保护区的著名旅游去。位于宽甸县北部,距丹东市137公里。区内森林密布,古木参天,峰高水清,环境极佳,远望双峰并秀,怪石嵯峨,悬崖绝壁,峭拔险峻,石壁映日,犹如积雪,因此得名白石砬子。

辽宁宽甸特产:宽甸石柱参

柱参,全称石柱子参,产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村,其上品可与山参媲美,为园参之冠。辽宁石柱参是中国人参王国的一支奇葩,因其形体结构、药用成份、宽甸石柱参有什么营养价值?酷似山参而著称,并远销海外,是“国之瑰宝”、“园参之冠”。柱参有着近四百年的悠久发展史,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宽甸石柱人参,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石柱参也称柱参,是中国人 参中的优良品种,因产地而得名。该村位于鸭绿江北岸,属于长白山余脉,山多水多、山高林密、湿度较大,是盛产山参的地方。

世纪末,宽甸县与浙江欧江控股合作,建设野山参基地,推动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等特产的发展。1985年,首个林下参GAP认证的基地成立,注重生态因子、种质资源和有机培育技术,对石柱山参的品质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宽甸石柱人参,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子村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石柱参也称柱参,是中国人参中的优良品种,因产地而得名。该村位于鸭绿江北岸,属于长白山余脉,山多水多、山高林密、湿度较大,是盛产山参的地方。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规定,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的柱参协会已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对“宽甸石柱人参”这一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保护的申请。经过严格的初审过程,经过专家们的深入评审,并在公示阶段得到了公众的认可,该产品最终符合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要求和条件。

丹东最厉害的三个特产分别是石柱参、丹东草莓和柞蚕丝绸。石柱参:有几百年历史,是中国国参之冠,一般15年以上成货。它只产于宽甸县的石柱村,愈加名贵。其药用价值高,对补气、生津液,充实体内阴阳气血、扶助衰弱脏器功能有疗效,被称为延年益寿之宝,还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辽宁名称的由来?

辽宁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具体来说:历史背景:在秦汉魏晋时代,辽河以东地区设立了辽东郡,以西则设立了辽西郡。这些地理划分奠定了辽宁地区的基本框架。名称演变:在唐朝时期,辽宁属于河北道,并设有东京路。元朝时则设立了辽阳行省。

辽宁,这个名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寓意着“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不过,直到建国之后,辽宁才成为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名称。在1952年时,中国的区域划分被细致地划分为30个省份、1个自治区、12个直辖市、1个地方、1个地区。

由来:1929年,中华民国改奉天省为辽宁省,辽宁得名意为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辽宁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

辽宁省的简称“辽”源自对其广阔地域的描述,寓意着辽河流域永远安宁。这一名称不仅仅代表辽河,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辽阔的意境。 在古代,燕国覆盖了今天的河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尽管燕国的主要城市位于河北,但通往辽宁必须经过著名的历史关隘——山海关。

本文来自作者[百科网]投稿,不代表个人日记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q978.com/post/28827.html

(34)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百科网
    百科网 2025-08-24

    我是个人日记网的签约作者“百科网”!

  • 百科网
    百科网 2025-08-24

    希望本篇文章《宽甸名字的由来(宽甸政区地名及由来)》能对你有所帮助!

  • 百科网
    百科网 2025-08-24

    本站[个人日记网]内容主要涵盖:个人所思所想,工作日常,搭建教程,天气预报,生活百科,小知识

  • 百科网
    百科网 2025-08-24

    本文概览:本文目录一览:1、叆河河流由来2、宽甸中心学校碑的由来和历史背景介绍3、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名由来4、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

    关注我们